4.对危化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
单位内部一旦发生危化品事故,单位负责人必须立即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负有危化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
2.对事故单位的社会救援
主要指发生重大或灾害性危化品事故时,事故危害程度较大或危害范围已经影响周围邻近地区,依靠本单位以及消防部门的力量不能控制事故或不能及时消除事故后果而组织的社会救援。
3.对事故单位以外危害区域的社会救援
主要是对灾害性危化品事故而言,指事故危害超出本单位区域,其危害程度较大或事故危害跨区、县或需要各救援力量协同作战而组织的社会救援。
组织和指挥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和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负责组织训练、演练;开展对群众进行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物品、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对危化品事故进行调查,核发事故通报。
2.应急救援专家委员会(组)
对危化品事故危害进行预测,为救援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方案。
3.应急救护站(队)
事故发生后,尽快赶赴事故地点,设立现场医疗急救站,并及时向医院转送。
4.应急救援专业队
在应急救援行动中,救援队伍应尽快地测定出事故的危害区域,检测危化品的性质及危害程度,快速、有效地实施救援,并做好毒物的清消。
四、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
1.事故报警
报警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化品名称和泄漏量,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及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等。
2.出动应急救援队伍
各主管部门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3.紧急疏散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在事故现场划分警戒区、轻危区和重危区,设置警戒线。对进入警戒区的人员要严加控制,尤其对进入重危区的人员要做好详细登记。在警戒边界要实施不间断的检测,以确保警戒区的有效性。
(2)维护秩序
切实对危险区严加控制管理,以防人员、车辆误入危险区,同时保证抢险救援车辆通行。
(3)组织人员撤离
对危险区域的人员应及时组织疏散至上风或侧上风的安全地带。救援人员应携带小红旗等标志物、扩音器以及强光手电等必要器材,搜索受困人员,同时通过事故单位原有组织机构的作用,尽快召集、组织所有被困人员。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合理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
撤离前应及时指导危险区的群众做好个人防护。缺乏防护器材时,可就地取材采取简易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对于一时无法撤出的群众,可将密封性好、耐火等级高的房间布置为临时避难间,指导他们紧闭门窗,用湿布将门窗缝塞严,关闭空调等通风设备和熄灭火源,等待时机再做转移。
4.现场急救
对危化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
(1)迅速使患者脱离现场并移至空气新鲜处。
(2)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脏按摩。如果危化品是毒品或具有较大的毒害时,则不能直接采取人工呼吸,应先清除毒物,然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施救。
(3)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如果因接触液化气体已被冻住,则应采取解冻措施。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4) 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
5
(1)清除火源
迅速熄灭警戒区域内所有明火,关闭电器设备,包括手机、电话机等通讯器材;车辆熄火、给高温物体降温,并应注意摩擦、静电等潜在火源。
(2)灭火
(3)堵漏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堵漏器材和工具灵活运用不同的堵漏方法对容器、管道实施堵漏。泄漏物为液态且在向附近蔓延,尤其是流向江河、湖泊时,应立即筑堤或挖坑收容。
(4)稀释
采用喷射水或其它相应的惰性介质使危险物的浓度迅速降低,从而达到排除目的。
(5)输转
应对危化品事故现场的人员和物资及时进行洗消,洗消时应根据毒害物的理化性质和受污染物体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洗消方法和洗消剂。
企业理念:途行千里,胜在服务!
官方微信公众号:广州市途胜物流有限公司
官方网址:http://www.tusheng-logistics.com/html/News/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