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危化品的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在成品油、化肥、农药、乙烯、合成树脂等危化品的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并且形成了品种配套、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尤其最近几年,伴随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危化品市场需求稳步增长。《2016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9624家,全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9万亿元,增长1.7%。
业界同时预估,2017年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将同比增长7.5%左右,主营收入同比增长6%~8%左右,约14万亿;利润增长7%~9%左右,约6900亿;进出口扭转负增长态势。其中,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左右,约9.95万亿;利润增长10%左右,约5600亿。国家统计局数据则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9016家,累计增加值增长3.4%;今年1~4月,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4.65万亿元,同比增长19.0%。与此同时,化学品增长平稳。以今年4月的数据为例,4月全国乙烯产量149.6万吨,同比增长1.2%;甲醇产量361.7万吨,增幅5.1%;涂料产量170.4万吨,增长7.1%;化学试剂180.8万吨,增长12.1%;硫酸产量749.1万吨,增长2.2%;烧碱产量308.9万吨,增长7.7%。
石化市场的稳步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危化品物流的市场需求。这是因为,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品种达42000多个,其中80%以上是危化品。这些巨量的危化品从工厂生产到用户消费的产业链条中,物流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近年来发展较为快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秘书长刘宇航告诉记者,我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的危化品生产和应用大国。随着化工品及危化品行业的发展,为之服务的危化品物流业也日渐发展。“目前,我国从事各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企业已达几十万家,危化品物流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
产销分离增大物流风险
“危化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产、消费地域的巨大分布差异推动了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刘宇航表示,危化品物流的快速发展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比如,产销之间的分布不均衡以及危化品物流运输结构不合理导致物流运输分散配送难度大、潜在风险加大。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以及长江沿线地区聚集了我国大部分石油化工产业,尤其是长江沿线地区大量承接了沿海地区转移的石化产业,逐步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公里的“化工走廊”,化工产量约占全国40%左右。同时,从我国危化品仓储能力分布看,我国东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占我国危化学仓储业的70%以上,中西部地区不足30%,且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和能源产地,地域性集中分布的特点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我国危化品消费却分散全国各地,这既导致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运输难度大,同时也增大了物流运输的风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发布的《中国危化品物流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6)》(下文简称《报告(2016)》)显示,我国每年通过道路运输的危险货物总量达已超过10亿吨,道路运输占整个危化品运输量的80%;危化品在道路运输货物中,占全体货物的30%以上。
业界分析指出,危化品的多态性和特殊性质等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储运成本,然而目前我国现有的道路危化品运输行业的集中度却偏低,分散式的中小型危化品物流企业又占据整个行业8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也使得危化品物流运输效率低,风险较大。
除了产销分离、运输结构不合理外,运价恶性竞争,从业单位专业人员少,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等也是危化品物流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由于危化品物流相对于普货物流利润空间较高,一些企业为了占领市场,故意压低运价,形成运价恶性竞争,运输市场混乱,使得一些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多拉快跑,导致超速、超载、超限、疲劳驾驶等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危化品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少专业知识,对危化品物流知识了解少,操作不规范,无证上岗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安全意识淡薄,也导致了危化品物流安全隐患增大。比如,在最近的6月14日,安徽六安市至济广高速公路上,一名危化品车辆驾驶员竟然将车辆停在应急车道内追捕受伤的野鸡,车后方也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全然不顾自身和过往车辆的安危。
不过,面对危化品物流安全事故的危害性,相关政府部门加强了管理,并且已经成为常态。仅在今年上半年,江苏、青岛、杭州等地就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从高危化学品生产、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管控、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管责任体系、危险化学品罐区的风险管控等方面着手,通过人防、技防等严控风险。
我国危化品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行业发展中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针对当前危化品物流存在的痛点,业界分析指出除了运输供给与需求错位、仓储区域布局不合理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危化品管理标准问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顾敬岩对此就指出,虽然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法规体系,近年来也在不断制定、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是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很多标准比较粗线条,企业操作起来有难度;区域化政策壁垒较多、标准实用性差等;其次是信用体系的缺失问题。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进入门槛较低,长期形成了“小、散、乱”的特征,又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包括危化品物流企业在内的物流企业,企业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突出的信用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拖欠贷款、肆意涨价、泄漏信息等行为屡屡发生;第三是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当前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虽然车载GPS设备普及度较高,但属于低层次信息化产品,在整个物流的诸多环节,能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运营效率的先进智能化工具并未得到深度应用;第四是多头管理成为危化品物流安全的一大影响因素。目前,危化品物流行业同时受到公安、交通、质监、环保、卫生以及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监督管理,各部门虽然都制定了推动本行业的有关法规和规定,但政出多门,管理缺乏衔接,没有真正的形成协同管理,还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第五是人才缺口以及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问题。危化品物流是非常专业的物流细分领域,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应急处理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但现实是,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能力与安全意识都还有待提升。
面对当前危化品物流行业发展中的痛点,业界表示,危化品物流行业规模正在逐步成长扩大,但 “小、散、乱”的瓶颈依然突出,要想使行业提升,就必须针对这些痛点,以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环保安全为方向,助推行业转型升级。